
|
|
|

|
文章标题 |
《
什么是数码相机的NOISE 》
|
文章来源 |
天极影像天地 |
录入时间 |
2004-03-10
|
点击数 |
4607
|
关键字 |
躁点,降躁,长曝,杂点 |
选项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双击滚屏] |
代码转换 |
|
自动滚屏 |
双击滚屏 |
文章内容 |
|
一般的数码相机测试报告中很少看到针对数码相机杂讯( NOISE,也就是信噪比)功能讨论。
数码摄影和传统相机不同,传统相机拍摄时很少因电子零件产生的杂讯干扰影响拍摄品质。但是数码摄影的杂讯产生环境就复杂多了,从操作过程中机体升温效应,CCD上的残留能量以致于机身零件本身,甚至来自外界的电磁波干扰都有可能。
我们常常针对在黑暗的环境中长时间曝光方式拍摄到的图像来讨论这个问题。比如,你将传统相机的镜头完全盖住,打开快门拍摄,因为底片根本没有感光,所以冲洗出来的照片应该不会出现黑色以外的的颜色。可是数码相机就不同了,同样的拍摄方式则可能出现以下的结果:

利用软件加大对比和明暗度10倍后所观察到的杂点
参考图例中所展示的杂讯画面,是利用黑暗中的长时间(一般来说超过8秒以上)的连续曝光,再放到PC上观察CCD上所记录到的异色亮点。
这样,拍摄现实环境的时候,如果需要长时间曝光,影像质量可能就会打一些折扣。新一代的数码相机也针对这个问题加入了“杂点修正程序”,不过这也只是在数码相机储存图像的时候发挥一些作用,治标不治本。 本文章转载自白鸟摄影(http://www.pagki.com)
|
欢迎针对本文章发表评论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本页 |
|


|
|
|
|
|
|
 |